据悉,本届咏颂中国红第三届书香福鼎演讲朗诵比赛自启动以来,各个机关单位高度重视,33个单位积极响应,选派133个作品,175名选手,幸福福鼎现场直播在线收看人数达5万多人,现场观看群众近五百余人,反响热烈。
通过系统完善的政策和经费保障,大力吸引聚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,优化人才发展环境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,为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。在国外医学杂志发表SCI论文100多篇。
宁德卫健部门邀请了18位医疗专家参加宁智回归高端人才峰会,为宁德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据了解,宁德每年安排2亿元人才专项资金,市级人才专项经费从每年的800万元增加到了5000万元。此次座谈会共邀请到18位医疗专家参与活动。先后获得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。医疗专业人才座谈会召开海峡网9月9日讯(闽东日报记者陈薇)9月7日下午,借着宁智回归高端人才峰会契机,宁德召开医疗专业人才座谈会,来自各地的医疗卫生专家、学者齐聚一堂,共商卫生健康事业建设与发展。
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,当晚,来自世界各地的29名高端人才与宁德72家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洽谈,并达成多个意向合作,涉及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现代农业、新能源等领域。吴志英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,神经内科主任医师,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挂牌保护,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补助资金,却也是杯水车薪,传统村落的保护依然举步维艰。
张峥嵘坦言,当时屏南找不到乡村发展的突破口,有人真心想为村里做点事,他愿意奋力一搏。曾任屏南县政协主席的周芬芳是一位传统文化守护者。龙潭还摸索出一套方案:古屋认租15年,租金每年每平方米3元,承租方修缮古屋,到期后出租方收回。陆则起和记者分享了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两个故事曾有乡镇为修公路桥而拆掉两座木拱廊桥,没想到拆下的廊桥构件却被外地人当宝一样收回去异地重建。
村民手握产权,不掏钱还能收租金,承租方门槛低、压力小,这一双赢的模式被迅速推广。破题:那就试一试一个名叫林正碌的艺术家出现,打破了僵局。
在乡村振兴的路上,屏南如何靠文创成功出圈?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,这样的奇迹能否被复制和续写?近日,记者走进屏南乡村,探寻古村复活背后的屏南故事。当这样的一群人因为同一个目标走在一起,注定会汇聚起强大的力量,激活沉睡在乡间的宝藏。大山,曾是世世代代屏南人无法逾越的层峦叠嶂。这样的光芒,在此行所有采访对象的眼里都能看到。
在此基础上,龙潭所在的熙岭乡成立乡平台公司,对古屋进行统一修缮管理,再低价出租。探索,从流转古屋开始。屏南对传统文化的挖掘、抢救和保护意识觉醒得比较早。天南海北的人相聚在此,找寻久违的乡愁。
有了这块金字招牌,村子能保下来了。来自江西吉安的胡文亮,正是龙潭首批新村民之一,初来时的场景,至今仍历历在目,认租的古屋已经腐朽倒塌,只剩下裸露的石头地基。
正是他们眼中的光,点亮了屏南古村落。古村要复活,当务之急是要修缮古屋。
屏南乡村文创的核心是用改革精神破解困难,体制机制在实践中也日趋完善。当时,农村正在进行宅基地复垦,张峥嵘担心这样的风貌忽然哪一天就不见了:一旦没了,再多的钱都换不回来。彼时的龙潭,全村仅余百人留守,荒草丛生,古屋破败不堪。民宿、咖啡馆、音乐厅、美术馆一栋栋依山傍水的古屋带着喷薄而出的生命力,令古村愈加迷人。他们不计个人得失、勇于担当,让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。记者手记他们都是点亮乡村的人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郑雨萱 苏依婕在龙潭村的47树美术馆,我们见到了林正碌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顶层设计有了,还需要基层实践来支撑。
虽然底子弱,但对传统村落有意识的保护,是屏南在乡村振兴中的后发优势。2009年,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,作为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的屏南名声大噪。
如今,厦地村内,南京先锋书店钱小华团队将书店搬进传统古屋、开在水田中央。2014年11月,厦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张峥嵘松了一口气。
可这么一改,韵味没了,戏班也唱不了了。这是一种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光芒,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光芒。屏南整合四个文创村,成立片区联合党委,新村民也成为党委委员。为此,屏南开始收集整理各类传统文化资料。
随着认识不断深入,这个共识在干部们心里生根发芽。理顺村集体与村民的经济关系是关键一环。
屏南在全省率先为新村民颁发居住证,复办乡村小学、扩建乡村诊所,下沉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,解决新村民的后顾之忧。大胆创新的工料法应运而生:由村级组织自行购料、聘请工匠、组织当地古建筑修缮队伍投工投劳,并组建村级监察三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。
像陈孝镇一样的当地人,离家多年,乡愁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愫。在全国启动非遗申报工作的第一年,屏南就提交了四平戏的材料,并顺利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名录。
先由村委会从村民手中流转古屋,再由承租方向村委会租用。张峥嵘对古村日渐凋敝深感痛心。出租方、承租方不直接发生关系,避免产生纠纷。2001年,屏南成立了地方戏研究办公室,专门从事戏曲文化普查工作。
屏南迫切需要一次文化大摸底。他们是一群有担当的人。
凭借文创产业兴盛,龙潭村年均吸引游客达30万人次,村集体收入从0元增加到去年的65万元。2017年,龙潭开始实施文创计划,很快便初具规模,这让陈孝镇重新看到乡村的希望。
时任屏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张峥嵘是个摄影爱好者,常常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前往屏南古村落采风。两年之后,抓住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契机,又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。